东风5C全球覆盖!10个弹头精准点名,重塑大国核威慑格局
都以为液体燃料这玩意儿早该进博物馆了,没想到2025年9月3号那天,十二台大卡车分成三截,拉着个大家伙慢悠悠开过天安门,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员估计眼镜都跌碎了。解说员嘴里那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声音不大,但后劲儿够顶的,这一下,网络上直接就炸了。
这就是东风-5C,一个听起来像是老型号升级的名字,可内里完全不是一回事。怪就怪在那三截式的运输方式,以前从没见过。导弹专家杨承军后来解释,这么搞是为了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这话听着简单,可细想一下,一个庞然大物,玩起了“快速反应”,这味道就不对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威慑,而是把威慑的门槛实实在在地抬高了一大截。
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固体导弹满天飞,怎么还回头去搞液体燃料?其实这不叫复古,叫“内功深厚”。固体导弹是方便,像个速射的拳手,但要论一拳的力量有多重,还得看液体燃料这种“重炮手”。军事学者邵永灵有个比方,说洲际导弹想打遍全球,走北极那条线是“抄近路”,根本用不着两万公里。而液体燃料那个巨大的推力,就能让你在抄近路的同时,还背着更多、更重的东西,比如塞进去10个分导弹头。
这事儿早在2017年就有外媒传过,说中国试射了一枚带10个弹头的东风-5,当时没几个人信。现在阅兵式上这么一亮相,等于把传闻坐实了。10个分弹头,意味着对方的反导系统瞬间就得懵圈。这就像你防备一个高手,结果他突然分出十个身影,个个都能要你命,你怎么防?更绝的是,这些弹头还能真假掺着来,有的带核弹,有的就是个迷惑人的诱饵,还能在最后关头来个蛇皮走位,这让拦截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回想四十多年前,1980年,老东风-5第一次全程试射,从中国本土飞了九千多公里,准确砸进南太平洋,那会儿我们就成了世界上第三个有这能力的角色。但那时候的精度,误差大概是五百米,砸个城市还行,想精确点就难了。现在的东-5C呢?射程一万五千公里起步,误差据说缩小到了五十米以内,跟中程导弹一个准头。这背后是制导系统脱胎换骨的升级,惯性制导加星光制导,还有北斗系统在天上看着,百吨重的大家伙,愣是能玩出绣花针的精细活。
当然,这种“大杀器”拿出来,不是为了耀武扬威。同场亮相的还有“巨浪-3”和“惊雷-1”,海陆空三家的底牌一次性亮了出来。军事评论员王云飞就直说,这更像是一种针对性的回应。前些年某些国家在家门口部署“萨德”系统,试图打破战略平衡,那我们这边自然要有对应的手段。东风-5C的存在,就是确保即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手里也握着一副能让对手冷静下来的牌。
现在看,俄罗斯的“萨尔马特”虽然也猛,号称能带高超音速弹头,但在分导技术和精度上,似乎还差了点意思。而美国的“民兵-3”是固体燃料,在投掷重量上天生就比不过液体燃料的“大力士”。可以说,东风-5C的出现,让中国在重型洲际导弹这个顶级俱乐部里,悄悄坐到了一个很靠前的位置。
这根定海神针,不是为了砸人,而是为了让那些想砸我们的人,先把自家的玻璃擦干净看看自己。
热点资讯
- 冠军联赛第13组: 利索夫斯基三战不败夺冠, 中国小将无缘3
- 多种型号深冷液批发直供找食品级载冷剂闪冻液采用高效制冷技术
- 科隆开幕夜混剪预告发布!《生化危机9》《羊蹄山之魂》亮相
- 旗袍承古韵,裙语诉新风——平面模特张洁的东方时尚答卷
- 美媒不看好潘展乐世锦赛200米冲冠前景: 他很难夺牌, 波波
- 《生化9》新预告未见里昂 粉丝猜测官方故意的
- 记者: 穆斯卡特针对性限制太差, 没把蓉城当申花那样认真研究
- 哪个型号的公牛世家工装靴好?精选3款舒适耐用,工作必备首选
- 从失联到获救:模特缅甸惊魂记,背后的真相令人警醒!
- 伤心了! 中超巨星决定退出国家队, 与主教练闹翻, 专心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