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生平:贵州学政,平定江西
四川的席书在前任离职后,到贵州当了按察提学副使,就相当于贵州教育厅的厅长。他一到贵州,就去贵阳的文明书院看了看。后来,他去了两次龙场,第一次是找王阳明请教问题,顺便也想看看王阳明到底有啥本事。
等到第三次去龙场的时候,席书就提议让王阳明去贵阳的文明书院讲学。王阳明在文明书院讲了知行合一,这标志着阳明心学正式诞生。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就开始传播自己的学问,阳明学就这么诞生了。不过,我们可不能只把贵州当成王阳明的福地,也不能觉得阳明学就是从贵州开始的。
王阳明在龙场住了三年,从正德三年到正德五年。要是按月份算,他在龙场一共待了二十六个月。
在我国古代,县令是最基层的官员。王阳明最初当的就是县令,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庐陵县令。庐陵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虽然庐陵县是个山区小县,但也产一些重要的东西。
王阳明当了8个月县令,主要工作就是断案。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一直实行小政府的治理方式。
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西周时期,周天子以天子的身份管理百姓。《管子》里有牧民篇,这反映了古代游牧生产方式和诸侯共同管理天下的思想。
土地分给诸侯,诸侯代表天子管理百姓,他们和天子的关系其实是共同管理天下的关系。诸侯国的国君就是天子在地方的代表,这就是封建制。
最初分封的土地有四十三个,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国家。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来看,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些概念就能理解了。
后来,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把天下都归中央管,建立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就像一个三角形,天子在最上面,是中心。
中国古代的政府架构从秦朝建立,到汉朝继承,虽然只有十五年,但影响很大。秦始皇的统治不只局限于秦国,而是包括了统一六国后的整个时期。
汉高祖基本继承了秦制,但到了汉惠帝时开始放松,废除了禁止民间藏书的禁令,结束了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文帝和景帝之后,政策更宽松,政府不再管太多民间事务,而是专注于基本职责,让百姓自己组织生活。
关于政府规模,肯定不是无政府状态。秦始皇时期是大政府的典型,而汉代初期政府规模较小。从制度上看,西周时期更像是联邦制,各国协作形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
秦始皇的郡县制把天下当成皇帝的私产,通过层层下派来管理地方。
到了汉代,特别是文景之治时期,政府规模缩小,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国家财政薄弱。他们觉得百姓自己能管好自己。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大约八十年后,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历史经验表明,七八十年后必然会有重大变革。
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的国力和民力都有了很大提升,百姓生活也好了很多。在对外关系上,因为初期军事力量不足,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和匈奴建立婚姻联盟。中国历史上,和外族的关系一直很复杂。
中国人有很强的文化观念,但种族意识不强,这在世界文化中很特别。中国文化身份比种族特征更重要。
在汉武帝那个年代,国家特别强盛,粮食多得不得了,仓库里都堆满了陈年老粮。古代衡量财富主要看两样:钱和粮食。财政部和户部分别管这些事儿。户部特别看重人口,觉得人多才是财富的来源。
王阳明碰到的问题,其实是中国古代制度的老大难。汉代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还有王阳明后来遇到的宁王之乱,根源都在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冲突上。这两套制度很难融合,像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王阳明从庐陵县开始当官,那地方在边缘地带,日子不太好过。
古人有个基本想法:老百姓自己会过日子,他们知道怎么在有限的资源里,用各种合理的方式把生活过得更好。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别乱设限制,比如不让捕鱼,他们自己就能找到办法。
古代官员的职责不是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而是要让百姓生活安稳,社会太平无事。一个地方治理得好不好,就看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是不是很少打官司,监狱里是不是没多少人。在这种环境下,官员才有空闲写写诗、作作画,留下不少传世之作。
但王阳明到庐陵县后,第一件事就是发现社会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他仔细一看,这些案子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老百姓爱打官司,风气也不太好。
于是,他发了个公告,说以后不受理这些无关紧要的案子了,强调大家要互相帮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鳏寡孤独和残疾人,社会应该照顾,这是天下为公的道理。这个理想比西方任何文明都早,也更全面。这不是西方的特产,也不是只有熟人社会才有。
王阳明以前跟老百姓讲的那些话,到底有没有用呢?有用!我们常常小看老百姓,觉得他们听不懂或者不服从。其实老百姓很通情达理,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他们都会听的。
王阳明还发现,庐陵县虽然是个小山城,但也有富户。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地百姓经常被土匪骚扰。土匪来得快,百姓来不及反应。于是,王阳明开始推行一种古老的制度——保甲法。
王阳明对西周就有了的保甲制度进行了改良。保甲法是把几户人家编成一组,这种模式源于古代的井田制,每个居住区就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一起抵御外来的侵扰。
所以,每个小组不仅是生活上的互助单位,也是共同防御的集体。
王阳明先生把保甲制度灵活用起来,还付诸实践,这种做法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核心就是不让矛盾上交,而是让当地居民自己管自己。这个经验到现在还在用,就是现在的网格化管理。把群众整合成利益共同体,大家一起抵御风险。
为了防止庐陵县被土匪抢劫,王阳明采取了分区管理,实行五户一组的自我管理与联防联控。这种自我管理和协同防御的手段,不管叫联防还是协防,效果都非常好,土匪再也没有得逞过。
王阳明先生遇到的第三个挑战是庐陵县爆发的流行病。他采取了有效的防疫措施,包括环境消毒和隔离措施,禁止居民相互走访。同时,他组织医生和药物,为居民提供预防性治疗,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一个人知识渊博是一回事,他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又是另一回事。王阳明可能不是医学专家,但他能组织起懂医学的医师,共同应对疫情。
当庐陵县发生火灾,整条街道都被烧毁时,王阳明不得不介入,进行灾后重建,并重新规划了庐陵县。他规定南北两侧的房屋必须各自后退三尺,这样马车就能自由通行了。
每家房屋和邻家之间必须砌一堵砖墙,作为防火墙。同时,他还对房屋的高度进行了限制。通过实验确定,成年男子能把水泼到的高度,就是房屋的最高限度,不能超过。
在王阳明治理庐陵县的八年里,他遇到了土匪袭击、疫病流行和火灾等突发状况,这些事都是他事先没想到的。但他总能妥善处理,展现出他卓越的治理能力。
王阳明离任的时候,全城百姓都来送别,这体现了他亲民的政治实践。
离开庐陵后,他的职位频繁变动,每任官职停留的时间都不长。
王阳明在南京太仆寺(在安徽滁州)当卿的时候,虽然名义上是个清闲的职位,但实际上他负责的是马政,也就是管理马匹的饲养。离开贵州之后,在庐陵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时间来讲学。而他讲学最完整、最系统的时期,正是在担任太仆寺卿的时候。王阳明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在当地建立起一个学术网络,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之后,他担任了南京鸿胪寺卿,但只待了两三个月,就被正式任命为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去巡抚南赣汀漳地区。很多人把南赣理解成赣州南部,其实不是这样。南赣主要是指江西的南安府和赣州府,这个地方处于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四省交界的地方。汀州和漳州是另外两个地方,它们和南赣一起构成了四个府。南赣就是这四个府的总称,也就是说,王阳明是这四个府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百度带货夏令营#
热点资讯
- 网易新游仅靠预告片就能火爆全网, 归唐为何能引起玩家共鸣?
- 微信授权抖音全攻略:3分钟搞定跨平台账号绑定
- 直播~埃尔维斯vs顿涅茨克矿工r1次回合YZD005449
- 📍7.27刚落地重庆,差点崩溃得想走了……
- 青岛男篮官方: 祝贺赵嘉义入选中国男篮亚洲杯12人参赛名单
- 新科温网冠军出局!WTA1000蒙特利尔站:斯瓦泰克0-2无
- 娇韵诗爽肤水性价比高吗?2025年推荐7款,清爽保湿更舒适!
- 衣锦还乡!哈尔滕施泰因带着总冠军奖杯️返回德国
- 陈幸同夺冠不到24小时,令人作呕的一幕上演,连孙颖莎都被拖下
- 年顺月顺天天顺, 好运财运连连到, 平安健康福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