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印度都不敢要的打折石油,俄罗斯盯上中国,我们能接手这烫手山芋吗?

点击次数:168 发布日期:2025-08-18 19:00

俄罗斯的石油,在原本的折扣价基础上,又给中国递了个条子:每桶再降1美元。这个消息听起来很诱人,尤其是在国际油价高企的背景下。但这份看似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印度却刚表示不敢要了。这背后,是一场牵扯到美、俄、印三方的激烈博弈。我们到底该不该接手这份“特价”大礼?

印度的算盘与美国的重锤

事情的起因,是印度突然踩了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刹车。就在不久前,印度总理还公开表态“永不屈服”,誓言要顶住美国的压力。可现实却很骨感,美国的关税大棒一挥下来,新德里方面就迅速调整了姿态。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在原有对印25%关税的基础上,再追加25%,使得总税率达到惊人的50%。这一拳打得非常重。要知道,去年美印双边贸易额高达1288亿美元,印度还手握458亿美元的顺差,对美出口是其赚取外汇、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今年第二季度,印度甚至首次超越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手机供应国,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4%。如此深度的贸易捆绑,让印度在美国的关税政策面前显得格外脆弱。一旦出口商品价格翻倍,竞争力将大幅削弱,不仅冲击经济,更可能动摇印度国内的农业基本盘,这对于莫迪政府而言是无法承受的风险。

所以,尽管此前印度还在大举采购俄油,今年6月份的日进口量一度冲高到220万桶,创下新高。但美国的关税政策一落地,印度国有炼油企业立刻叫停了新的采购。甚至在8月1日,至少有四艘满载俄罗斯石油的油轮在印度洋上滞留,无法靠岸。印度显然是想用暂停进口俄油的姿态,换取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网开一面”。

俄罗斯的急转弯

印度这边的门一关上,俄罗斯就必须赶紧去敲下一扇。自从俄乌冲突以来,亚洲市场就成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生命线,而印度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俄罗斯对印度的原油出口占比曾一度飙升至40%左右。

现在,印度炼油厂的采购订单从日均175万桶骤降至区区42万桶,巨大的供应缺口亟待填补。否则,大量的乌拉尔原油将面临积压在港口的风险,不仅仓储成本高昂,更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的现金流。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能源企业毫不意外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本就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客户,去年从俄进口原油高达1.08亿吨,占我们原油总进口量的近两成。两国之间早已建立了稳定的能源合作框架,无论是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还是港口运输,都有着成熟的配套和结算安排。

这次在原有折扣基础上再降1美元的报价,与其说是“大甩卖”,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商业试探。俄罗斯希望利用这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快速将原本要运往印度的石油转移到中国市场,以解燃眉之急。

接还是不接,这是个问题

面对俄罗斯递过来的橄榄枝,一些中国企业已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毕竟,我们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去年石油消费量高达7.56亿吨,超过71%需要依赖进口。更便宜的石油,意味着更低的工业和民生成本,这笔经济账谁都会算。

更何况,中俄之间的石油贸易,很多都采用人民币或本币结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美元体系的直接制约。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我们过去也已经证明,其效果并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立竿见影。

但是,接下这批石油同样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美国挥舞的“二级制裁”大棒,虽然不直接针对石油本身,却可能波及到为这批石油提供服务的航运和保险公司。一旦运输链条受到干扰,这笔买卖的稳定性就要打上问号。

此外,国内的炼油厂也不是想加多少油就能加多少。生产计划需要根据原油品质和下游市场需求来制定。虽然夏季出行高峰推高了汽柴油消费,但国内整体库存尚未到需要紧急大规模补货的程度。贸然大量接盘,可能会打乱自身的生产和市场节奏。

结语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美印之间的贸易摩擦,核心并非石油。美国真正的目的,是想用俄油问题作为撬棍,逼迫印度在转基因产品、武器采购和全面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做出更大让步。

这就意味着,当前俄罗斯抛出的这个优惠窗口期,可能是短暂的。一旦美印达成某种幕后交易,印度很可能会迅速恢复部分俄油进口,届时俄罗斯给中国的额外优惠也未必能够持续。

所以,这看起来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但账本的另一面,写满了风险和变数。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平衡,既要抓住短期内的经济利益,又要规避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和地缘政治波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定力。谨慎分批、锁定短期合同,或许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这不仅是商业决策,更是对复杂国际局势的一次精准判断。

热点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