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系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8月1日建军节当日,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监控画面记录下动人一幕:两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参观过程中,解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轻轻系在一组展现“少年队儿童团站岗放哨”场景的雕塑颈间,随后一群孩子向着雕塑庄严行礼。孩子们的这一举动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全网共鸣。网友感叹:“胸前那一抹红是井冈山上不灭的星火”“这一刻红色基因传承具象化了”。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厅里,那组呈现少年儿童团站岗放哨场景的雕塑,刻画了特殊年代里一群特殊的小战士。在红军兵源紧张时期,这些“娃娃兵”以超乎年龄的勇气和智慧,承担了重要的侦查和警戒任务。
当今天的孩子站在这些雕塑前,他们看到的不是冰冷的铜像,而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
同样的青春朝气,不同的时代使命。孩子们为“同龄人”系上红领巾,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递,印证了红色信仰的永恒生命力。红领巾在此刻化作红色纽带,让两个时代的少年隔空相望,共同守护着永不褪色的革命火种。
井冈山两名少年为雕塑系上红领巾的视频在网络上一经传播,瞬间引发全网情感共振。网友感动不仅因为画面本身的纯粹,更因从中看到了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一位网友留言道:“胸前那一抹红是井冈山上不灭的星火”。江西日报社官方微信下也有网友留言:“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采取像故事中这几名小学生一样朴素的行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红领巾这个共同符号,让两代人的精神血脉瞬间相连。
红领巾成为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正如今年3月27日清明节前夕,吉安市青原区17支“黄公略中队”的少先队员们齐聚中国工农红军吉安黄公略红军学校操场,举办了一场庄重而热烈的“黄公略中队”集中授旗仪式。朝阳映照,少先队员们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黄公略”这个英雄的名字在队员们心中激荡。
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安源煤矿组织工人运动时,成立了最早的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红领巾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承载着百年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
它无声,却流淌着信仰的温度;它轻盈,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当红领巾被戴在“小英雄”雕塑颈间,一条普通的红领巾骤然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将革命战争年代少年英雄的赤诚与和平年代青少年的敬仰紧紧相连,让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后来者的脉搏同频共振,几代人的精神血脉在此刻交汇、奔涌。
岁月流转,“小英雄”雕塑颈间的那条红领巾所象征的精神内核——那份对信仰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对家国的担当,会在每一次庄严的队礼中、在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中、在每一次为理想奋斗的行动中,被反复擦亮。这份心中的“红”,将永不黯淡,永远鲜活如初,照亮少年前行之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祥晟/文)
热点资讯
- 球迷再度心碎! 国足客场0-3负于韩国, 未来希望到底在哪?
- 江苏天鼎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谈港股中概整体估值重估
- 54岁港姐随内蒙古丈夫回老家, 首次在蒙古包吃饭, 丈夫大跳
- 焦作发电机租赁选择攻略
- 欧盟挑战中国稀土政策,王毅孤身出击引关注,特朗普无奈乞求对话
- 波波维奇讽潘展乐陷名利困局:后奥运综合症困扰多选手
- 悲剧! 若塔和妻子高中时相识&17岁正式交往, 两人
- 王诗龄放假回国,王岳伦机场迎接,网友镜头下暴露王诗龄真实身材
- 杰伦威新合同细节曝光! 雷霆首创三阶火箭顶薪, 年薪可飙涨1
- 10分钟处理100条!录音软件批量处理的智能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