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昆创业友安私募,银行老将加盟,行业风向悄然变化
按下快进键,咱们先来个开场白——2025年9月底的金融圈儿,有那么一个消息刷爆了小圈子的朋友圈:曾在2015年叱咤风云的“冠军基金经理”宋昆,你还记得吗,就是一年干出171.78%收益神话的那位——终于扭头“奔私”,悄悄成立了自家私募基金,名叫友安私募,顺利备案,横空出世,连地理坐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注册广东,办公上海。
等一下,是不是有人跟我有一样的疑惑?
人家宋昆在易方达干的那可不是普通岗位,从调研小白摸爬滚打十几年,几乎把公募领域的天花板给掀开了,还能有啥念头非要自己拉个私募出来单干?
说真的,这背后的门道,还真得好好扒拉一下。
难道“冠军”光环在大厂就混不下去了?还是资深老基金经理也扛不住时代推着他换赛道?
抑或,这只是被岁月磨练之后,主动选择的“自由之路”?
玩笑归玩笑,这年头把自家名字和“私募”放一块,得多大底气?
过去十几年,说白了,宋昆这个名字跟深圳、广州、甚至证券圈里的传说级收益紧紧挂钩,当年在易方达新兴成长驾驶舱拿下171.78%的配送收益后,各路韭菜都在盯着他仓位调动。
可是光辉后劲能熬多久?
自2019年卸下所有在管基金以后,他这些年都干嘛去了?怎么突然又杀回资本江湖?
别急,咱一层层扒——
首先,宋昆这“公奔私”,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决定。
有些人,但凡在职场混到高管级别,都懂这行水多深。
你说辞职挺爽的,可抛下大厂体系庇护,自个儿创业,风险收益不对称,谁都清楚。
基金经理这个岗位,本就像穿着防弹衣走钢丝,左边风控,右边业绩,屁股底下坐着投资人,稍有闪失上一年干的业绩就全砸手里,能稳如老狗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
宋昆做了13年,吃下去的盐比小白干的米还多,这当口选择大步流星地切换身份,明显是酝酿多时、盘算成熟后的选择。
其实这些年基金经理“公奔私”并非孤例,这种现象在整个金融业内屡见不鲜。
说起来是“个人梦想”,说白了更像金字招牌变现的一种新路径。
公募体系固然资源丰富名气大,可规矩死板、薪酬天花板、产品创新被层层审批卡住。
不少牛人干到瓶颈期就会琢磨,干脆放开了干,自己立山头,走私募这条不走寻常路。
宋昆会走这步棋,一点都不稀奇。
或者说,早就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罢了——毕竟2015年的“冠军效应”放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念着。
再看看他创业的阵容,莫名有种既熟悉又新鲜的味道。
合伙人成健,和宋昆师出同门,金融行业里摸爬滚打十余年,不但去过农银,还过易方达的几条业务线。
用圈内调侃一句,就是“打怪练级到满级再组队开副本”,明眼人一看,这配置稳健有余,显然不是抱着纯粹试试水的心思,这明明是背靠多年人脉和实操经验的成熟团队。
更妙的是,合规风控负责人徐嘉,银行出身,资历老大哥级别。
浦发银行十四年,人家真不是那种“空降兵”或者“花瓶经理”,这一路本本分分地从高沃、奥浦诺再到银行风险管理,业务根子深。
说白了,这种人愿意来私募创业,是奔着业务创新和团队价值的。
不是头铁,而是看到了友安的实力和眼界。
背景讲完,不妨八卦下公司盘子。
注册资本一千万,放在珠海香洲区,这地段不算内卷,反倒有点“退可守,进可攻”的意思。
实际控制权宋昆说了算,51%股权,剩下给了上海那头的战略伙伴。
再说,虽然才冒头就只有5个全职员工,但听惯了金融圈动辄“百人队伍”,小而精未必不是好事——说不定还能灵活腾挪,淘到真金。
不过,吃瓜归吃瓜,业内对宋昆这次创业到底怎么看?
有钱有资源的圈内人,大多是看式样:这类老金牌经理一入私募,首要考验其实不在管理规模,而在短平快的赚钱效率。
但别忘了,私募江湖早已不是十年前的“飞地”,而是卷到天昏地暗的丛林。
宋昆——哪怕曾经实力再硬,也得从头来过。
市场、渠道、客户心理,都跟公募生态隔着道墙。
说句不好听的,你曾经的老本事,到了新平台,真就不一定水土适应。
更直白点,现在这个市场动辄风向骤变,“人工智能分析”+“量化风控”齐飞,单凭一次辉煌纪录,难保场场稳赢。
2015年那波行情说穿了带着运气成分,重仓成长赛道赶上风口,外部环境叠加业绩爆表。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套经验拿到2025年,可得看如何与时俱进。
大佬另起炉灶,看似风光无两,没人告诉你背后有多少冷板凳要坐。
首先,客户认不认账是一回事,监管层动不动查一查也让人“耗脑子”。
市场更现实,从募集到产品设计,处处考验经营团队综合能力,拼的不是嘴皮子,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信赖。
打个比方,原来是在公募“铁饭碗”里玩命拼业绩,现在换成自己张罗一切,万一栽个跟头,连个帮你兜底的组织都没了,风险直接上天。
当然,对于宋昆这号人物,想必这些早就算计好了。
这里我打个赌,“友安”二字就透着个意思:期许安稳、追求长远。
可能往后公司主打的策略就是低调务实,慢慢做大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
正所谓“好饭不怕晚”,指不定几年后能真混出点新鲜看头。
说到团队风格,说白了,就是“资深+稳健+高配风控”。
市场给了老将机会,敢不敢审时度势,再造当年辉煌,真得靠新一轮的实盘成绩来说明一切。
私募行业里,有多少高光人物成了流星,也有多少老炮熬成传说。
宋昆是否属于后者?
得让时间给答案。
不过他能拉起这波人马,还能在监管底线、合规红线上把控得滴水不漏,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不是想一夜暴富,而是要熬一个“百年老店”的心思。
说到底,资本市场这张桌子,没有永远的王者,也没有绝对的失败者。
说不定哪天突然蹦出来的新故事,就会染上宋昆的名字。
遥想十年前他在易方达新兴成长写下惊艳业绩,如今江湖再见,谁都说不准:历史会不会重演?
投资人要找的不是传奇,而是价值的确定感。
宋昆和友安想要什么?
只要方向不飘,规避短视,真正做出长期可持续的业绩来,一切才刚刚开始。
照这么分析下来,宋昆“公奔私”不是逃避、不是什么转行过气,反倒更像新一轮的勃发。
这对整个券业圈也是种刺激。
老经理带队创业、银行+基金老炮配齐,私募行业的新故事已经开演。
谁知道下一站会发生什么?
大佬换赛道,也许只是在资本世界里,给后浪做个榜样。
咱们掰饼到这儿,回头看看,每一次行业人才的流动,表面看是个体选择,实际上都跟市场风向、大环境变迁捆在一起。
有铜墙铁壁的监管,才有合规升级;有人才的进进出出,才有行业的进化。
也许未来宋昆会跑出条路来,为整个基金行业写下另一段属于自己的注脚。
而你我,都是故事的看客。
说到这儿,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宋昆和友安私募的前景?
你更看好明星基金经理的二次创业,还是认为私募江湖新人能后来居上?
来说说你的观点吧——大家一起八卦八卦,也算给资本圈再加点温度。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热点资讯
- 网易新游仅靠预告片就能火爆全网, 归唐为何能引起玩家共鸣?
- 直播~埃尔维斯vs顿涅茨克矿工r1次回合YZD005449
- 微信授权抖音全攻略:3分钟搞定跨平台账号绑定
- 📍7.27刚落地重庆,差点崩溃得想走了……
- 青岛男篮官方: 祝贺赵嘉义入选中国男篮亚洲杯12人参赛名单
- 新科温网冠军出局!WTA1000蒙特利尔站:斯瓦泰克0-2无
- 娇韵诗爽肤水性价比高吗?2025年推荐7款,清爽保湿更舒适!
- 陈幸同夺冠不到24小时,令人作呕的一幕上演,连孙颖莎都被拖下
- 最好电竞椅品牌排名前10名,带来舒适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衣锦还乡!哈尔滕施泰因带着总冠军奖杯️返回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