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1954年毛泽东邀李先念进京,李先念婉拒,毛:别给我找麻烦

点击次数:151 发布日期:2025-08-22 12:51

54年,毛主席邀请李先念去北京,李先念婉拒了。毛主席说:“你不要给我添麻烦了。”

引言

毛主席曾经说过:“自古以来,英雄多出自少年时代。”

图:毛主席与李先念合影

1954年,李先念担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同时还是武汉市委书记和市长。他正全身心投入湖北的各项建设工作,却没想到自己突然被毛主席调到中央,负责经济工作。李先念感到自己难以胜任,于是多次恳请中央让他找一个合适的人选。

毛主席听了笑着说:“先念同志,你别为难我了,你要是不干,那还有谁能干呢?”

毛主席接着鼓励他大胆工作。经过和毛主席的谈话,李先念信心满满,向毛主席保证:“一定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对党和人民负责。”

懋功会师时初次相见,毛主席感叹道:“果然英雄出自少年。”

在四川省夹金山的北边,有一个叫小金县的地方,那里有一座被称作东方阿尔卑斯山的四姑娘山。70年前,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懋功,长征时期的懋功会师就在这里举行。

图:年轻时的李先念

在这里,毛主席和李先念第一次见面,毛主席对李先念非常欣赏,就这样,他们的友谊开始了,一直持续了40年……

1935年6月15日,李先念虽然生病了,但还是激动地握着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同志的手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红四方面军欢迎你们!”然后,他带头高呼:“欢迎党中央,欢迎毛主席!”

两支主要的红军队伍经过无数艰辛和曲折,最终成功会师了!现场充满了欢笑和泪水,每个人都非常激动。6月18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带领中央红军全体成员抵达樊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合。

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住在县城的一座法式风格的教堂里,那天晚上毛主席接见了李先念。

毛主席紧紧握着李先念的手,仔细看了看,连连说道:“名不虚传,真是少年英雄!”

李先念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心里非常激动。毛主席亲切地问:“你今年多大了?看起来觉得眼前这位军政委太年轻了,威风凛凛的。”

今年26岁,还没过生日的鸡年朋友

我比你大16岁,属龙的,已经到了四十岁这个年纪了。

毛主席笑着感叹道:“你真是年富力强,未来一片光明啊!”

李先念笑着说:“我们队伍里还有一帮年轻人,八十八师的师长雄厚发才刚满20岁,这才是我们队伍里的‘小老虎’呢!”

画像上的毛主席

“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党有盼头了,咱们军队也有盼头了!不容易,真不容易!你是湖北那边哪的人啊?”毛主席再次问道。

“黄安,红军到来之前就在黄安。”

“知道,知道,董必武同志也是黄安人嘛。”这么说来,你和董老是同乡了!”

董老是我的前辈、老师,也是革命的引路人。

董老现在在军队里,你有空可以去看你的老乡和老师。

“是!”李先念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向红四方面军的所有官兵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并高度赞扬了他们的成绩。

李先念

接着,毛主席展开军事地图,一边查看一边询问:“岷嘉地区的气候是怎样的?地理环境如何?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又如何?”毛主席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李先念,等待他的回答。

李先念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得头头是道。

岷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广阔平原上,有许多肥沃的大片土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这里是汉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物资供应充足,兵力补充也容易,从战略角度来看,这里东可进入老根据地,北可依靠陕甘地区,南则靠近成都平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进退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红军能在这个区域站稳脚跟,就能迅速恢复体力和装备,继续发展壮大。此外,红军控制了茂县和北川后,还能向北发起反击,否则一旦过了岷江,就很难再回来了。

毛主席抽了一口烟,慢慢吐出烟圈。朱德和周总理围着地图,听李先念说话。李先念看到几位首长都在认真思考,便提醒说:“我从理县往南到懋功的路上,看到的藏族牧民很少,筹粮很困难,大部队长时间待在这里,补给是个大问题。大小金川一带的邛崃山脉,高山连绵,山谷深邃,水流湍急,大部队行动不便,难以立足。向西或向北的情况更差。从地理条件、群众基础,以及红军需要休整补充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来看,会师后向东北方向,首先向岷嘉地区发展更有利。”

毛主席问:“向前同志对战略方向怎么看?”

徐总去年提出要跨过嘉陵江发展,向甘南拓展的计划。李先念笑着说:“可惜情况变了,这个计划没能实现。”

毛主席笑着说道:“欢迎中央红军的到来!”

朱德说:“先念同志,你的想法有点落后了。前天,我们特意给张国焘、向前、昌浩等人发电,建议现在应该向岷江和嘉陵江之间发展。”

可张和陈昨天打电话来,询问我们关于向东江那边的条件怎么样。

李先念显得有些紧张,赶紧补充道:“我忘了考虑敌情。我们向西撤退时,川军紧随其后。现在,我们已经控制了岷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敌军主力都聚集在这里,估计有两万多人都来了。”

毛主席听了李先念的计划,非常高兴,连连称赞:“说得好,说得好!先念同志真是有眼光啊!”接着他又感慨道:“真是后生可畏,咱们真是相见恨晚啊!”

这天晚上,中革军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攻打岷江以东的地区,而是转向攻打松潘的胡宗南部队,并向甘南方向发展。中央否定了张国焘提出的主力部队向甘肃、青海发展的建议。

图 李先念年轻时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回到湖北工作。在湖北期间,他建立了湖北省的人民政权,并恢复和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他还兼任了武汉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职务,负责中南地区的财经工作。

在李先念的领导下,湖北的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提升。李先念再次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的努力和事迹被上报到了北京中南海,毛主席得知后对李先念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时,李先念迎来了新的机遇……

中央决定让李先念来北京,担任财政部部长。

1954年,党中央决定撤销各大行政区,并调了一批干部到北京任职。

那时,国家经济正在全面恢复,急需一批既有丰富经济管理经验又敢于创新的干部来担任各级领导。由于李先念在中南地区,特别是在湖北的经济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认为他的工作有许多创新之处,非常宝贵。因此,毛主席决定将他调到北京工作。

李先念收到调任的消息后,感到压力颇大。他与周总理通了几次电话,才着手与中南地区的党政领导人交接工作。

图 李先念晚年的风采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北京有很多老同志,我们要注意尊重他们。这次我只带秘书和警卫员去,其他警卫人员和司机就由机关另外安排工作吧。”

他还带着两个女儿一同前往,因为儿子那时正发高烧,李先念让他等烧退了再和妻子林桂楣一起去北京。

他跟妻子和工作人员说:“这次去北京,关于住房、家具等生活方面的问题,不要向中央有关部门提特殊要求。带我们现有的旧家具和炊事工具去,免得到了北京再买新的,这样可以省点钱。”

5月21日上午,李先念坐火车从武汉出发前往北京。当他到达北京时,时任国务院财政部副部长的戎子和以及金明等人上前迎接,与他热情握手。

不久后,李先念在两位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饭店休息。刚到住处,他就接到了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徐向前的电话。徐向前是李先念的老朋友,约好第二天上午来探望他。

徐向前对李先念说:“你负责全国的财政工作,要迎难而上,从头学起,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李先念听了之后,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他在湖北省、武汉市以及中南地区都担任过领导职务,积累了一些管理经济的经验和知识。不过,他对全国的整体经济情况了解得不太深入,特别是要负责全国的财政工作,心里没谱,害怕一旦出错,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李先念在来北京之前,曾在上海检查身体并休养了一段时间。五月十五日,他给上海市委代理第一书记陈丕显写信说:

我很快就要去北京工作了,大家对我也比较了解,我自知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文化水平也有限,工作中难免会出错。不过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我会尽量减少错误。希望今后大家能多多帮助我,如果有任何意见,请务必告诉我,这能帮我减少主观上的失误。

就在徐向前打完电话不久,邓小平和陈云也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见他。这天,邓小平和陈云到北京宾馆去和李先念谈话。

图片展示了邓小平和李先念两位领导人的形象。

李先念直接说道:“当了财政部长,不仅得管理财政,还得懂全国经济。新岗位,新任务,我感到责任重大,怕自己干不好,担心难以胜任。”

陈云和邓小平听了之后,分别给他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反复强调这是中央的决定,毛主席也同意了,不能更改。他们让他安心准备上任的工作。

毛主席非常关心李先念进京的事情。当听说李先念已经到达北京,毛主席打电话叫他去中南海见面。李先念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紧张。

6月1日,李先念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高兴地站起来迎接他。毛主席看到李先念后笑着说:“你还是和在懋功的时候一样啊!”然而,李先念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李先念首先说:“主席,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财政部长,能力不够,希望中央能考虑其他人选,我挺担心的。”

图 李先念元帅

毛主席听了,严肃但又幽默地说:“你第一次来见我,不要给我找难题。你做不了,也不想做,只好把国民党那边的孔祥熙、宋子文请回来,让他们来干。”

李先念听了后,明白了这是既批评又信任的话。他坚定地表示:“我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完成好任务,不会辜负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

三十年多前,1986年10月4日,李先念在朝鲜的平壤与领导人金日成会面时,聊起了毛主席曾让他担任财政部长的事情。他说:“我和外国朋友说过,我原本是军人出身,对于经济方面的工作心里没底,需要别人的帮助。解放以后,毛主席让我担任财政部长,我当时说我不行。”毛主席说,你不行,那只能请蒋介石那边的人了,李先念说那更不行,蒋介石那边的人还不如我呢,还是我来试试看吧。

1954年6月19日,中央任命李先念为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从那时起,李先念担任财政部部长长达22年。

李先念上任后一边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学习。他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他还经常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财贸工作的重大决策,总是及时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和请示。对于财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他总是和陈云等人商量讨论。这样,他从一个外行逐渐变成了一个内行。

画像中的毛主席

毛主席曾称赞陈云、傅一波、邓小平、李先念为中国经济工作的“四大明星”。

毛主席指出,要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他高度赞同周总理的建议,表示完全支持这一方案。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由于一些原因,李先念受到了影响。庐山会议之后,全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这让李先念非常担忧。他为了确保全国人民有饭吃,生活必需品不断供,能够度过难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毛主席也非常关心全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李先念的个人情况。

1960年初,各地粮食部门都开始紧张起来,因为粮食征购不上来,国家的粮食库存开始下降。那时候,正值粮食的收获季节和下一个收获季节之间的空档期,这个时期被称为“青黄不接”。面对这样的粮食危机,李先念没有因为之前受到的错误批评而犹豫,他及时地向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汇报了全国的粮食危机情况,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1月13日,他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写报告,报告中提到:“据一些省份反映,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中,大约有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地方缺粮食。”

李先念向毛主席汇报说,到4月5日为止,虽然粮食入库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但全国仓库里的粮食总量达到了五百一十七亿斤,比去年同一时期少了十三亿斤。同时,粮食的销售量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画像上的领袖

他在报告中强调了粮食管理方面的重要变化以及粮食购销任务的艰巨性:

以前,国家主要负责粮食的买和卖,保证城市和农村一些缺粮的人有粮食吃。现在,国家要更加直接地管理这六亿多人民的粮食消费。国家对人民的粮食够不够吃,吃得饱不饱,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个报告让毛主席很注意。

有一天,毛主席邀请李先念到中南海讨论工作。当李先念来到中南海的丰泽园时,毛主席正躺在床上阅读。

毛主席笑着对李先念说:“别着急,有我在呢。”他这话的意思是,李先念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其实不用太过担心。

毛主席接着说道:“你怎么搞的,报纸上都说形势一片大好,你老是泼冷水,说啥都不好,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知不知道有个故事叫‘杞人忧天’,你可别学那个杞国人啊!”

李先念发现毛主席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心情放松了一些,便平心静气地对毛主席说:

主席,我明白大家常说的杞人忧天,但我并不是担心天会塌下来那种情况。我真正忧虑的是,全国这么多人口,要是有人吃不上饭怎么办!

李先念

主席,您是不是很担心?不要听报纸上那些吹嘘的话,形式一点都好不到哪去。老百姓已经挨饿,甚至有人饿死了。有些地方明明说粮食大丰收,却向您要救济粮。我昨晚没睡,和粮食部部长陈国栋等同志商量,决定调粮搞救灾。原来有一列车粮食送到了山西,可是现在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只好挖野菜、捋树叶来度日。

毛主席听了李先念的汇报后,感到很惊讶,于是让他详细说明粮食供应的困难情况。李先念实事求是地讲述了全国粮食购销面临的严峻形势。

毛主席不仅认真听,还不时提问,李先念一一作答。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便邀请李先念一起用餐,边吃边聊。通过这次交谈,毛主席了解到李先念为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日夜奔波,也深入理解了全国粮食购销的实际状况。李先念从毛主席的信任中得到了鼓舞,更加全力以赴地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李先念,是中国的一位重要领导人。

受到毛主席的激励,李先念亲自到农村实地考察,他走访了河南的信阳和郑州,还有自己的家乡湖北,以便及时掌握当地的粮食状况。

每次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总是会特别指出:

“吃饭第一,粮食问题是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做好粮食工作,保证人民生活,这对政治和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粮食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必须全身心投入,认真抓紧落实。”

在1960年至1961年7月期间,李先念为了粮食问题,先后六次向毛主席提交报告,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并且全心全意地执行这些方案,确保全国人民能够有饭吃。

为此他采取了三个步骤:

第一项,采用特殊方法紧急调运粮食。

接下来,合理规划粮食的使用,确保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粮食吃,提倡节约粮食。同时,也会从其他国家引进粮食。

李先念把这些建议通过书信的形式报告给了中央和毛主席。他在信的结尾急切地写道:“如果这些意见被认可,必须马上开始执行;如果拖延太久,运输会来不及,就无法及时发挥作用了。”

图片:李先念

周总理等人在信上都批示同意,周总理还一字一句地审阅了全信,用毛笔批示道:“已告先念同志照办。”

毛主席看完信后,在信的最后用铅笔写下了指示:“退回给先念同志,完全同意,如果能进口二十亿斤就更好了。”

后来,因为李先念的辛勤工作,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李先念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他曾说过:“我在军事上的知识主要来自徐向前,经济方面则是向陈云学习的,外交方面则得到了周恩来直接的指导。而毛主席则一直是我的终身导师。”

因为这些刻苦的学习和研究,李先念在工作会议上从一开始不太懂,到后来能够自如发言,并提出许多深刻的见解。毛主席、周总理、陈云和邓小平等领导人都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从1954年开始担任财政部长以来,无论遇到多艰难的时刻,李先念都全力以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着想,也为人民着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担任了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的副主任一职,1983年成为国家主席,后来又担任了全国政协主席。

李先念一家人在一起。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在北京因病离世,享年83岁。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他墓碑上所刻,“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与日月齐光”,他的一生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精神。

热点资讯

最新资讯